![]() 一种基于石墨烯材料的夜间训练靶标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材料的夜间训练靶标,包括外接箱,两根支撑杆,分别对称设置在两根支撑杆上的两根槽钢,以及设置在两根槽钢之间且通过电源线与外接箱相连接的发热结构组成。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石墨烯材料的夜间训练靶标,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携带、使用的便捷性,降低了产品的能耗,更好的提高了产品的热征候,同时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稳固性。 公开号:CN214333540U 申请号:CN202023124212.0U 申请日:2020-12-22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张宇隆;王树俊;黄长军;张鲁阳;殷明 申请人:Support Department Of 68302 Army Of Chinese Pla; IPC主号:F41J1-01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训练器械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石墨烯材料的夜间训练靶标。 [n0002] 靶标是用作射击目标的物品,在许多观测、射击训练中都会用到的物品。随着人们科技水平的发展,训练的种类和难度也相应的增加,相对的对靶标的要求也越来越多。 [n0003] 由于受发热材料、靶标尺寸等限制,如今供坦克等大型军械设备训练的大尺寸靶标的制作与携带均不便捷。如今的设计靶标通常采取两种方式进行设置:一、借助简易发热材料显示热征候,如利用生石灰加水、燃煤火炉、自热暖贴等方式实现靶标发热;二、借助电发热丝显示热征候,即利用制式电发热丝来实现靶标发热。但是上述两种方式均存在相应的缺陷:一、借助简易发热材料的方法靶标目标显示效果差,且仅仅是有热源或热点呈现,不能完全显示夜间射击目标实际热征候,与实际需求有很大差距;二、借助电发热丝的方式则存在功耗大、与损毁等问题。 [n0004] 故而,如何制作一款热征候更好、携带方便、能耗更小、更不容易损毁的靶标便是如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n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石墨烯材料的夜间训练靶标,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携带、使用的便捷性,降低了产品的能耗,更好的提高了产品的热征候,同时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稳固性。 [n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n0007] 一种基于石墨烯材料的夜间训练靶标,包括外接箱,两根支撑杆,分别对称设置在两根支撑杆上的两根槽钢,以及设置在两根槽钢之间且通过电源线与外接箱相连接的发热结构组成。 [n0008] 进一步的,所述外接箱由呈圆柱形的空心箱体,设置在空心箱体下端且直径小于该空心箱体的凸台,通过锥形头套筒固定在凸台上的锥形头,以及倾斜设置在锥形头外侧壁上的推泥板组成;所述锥形头套筒上设置有贯穿该锥形头套筒后水平插入凸台中的固定螺栓。 [n0009] 作为优选,所述空心箱体中设置有依次固为一体的横隔板、竖隔板、顶板以及提手;所述竖隔板竖直设置在横隔板上侧中心且将横隔板左右均分,顶板设置在竖隔板上端,提手设置在顶板上侧面。 [n0010] 作为优选,所述空心箱体中分别上下两个腔体,下腔体的内径小于上腔体的内劲,横隔板的直径小于上腔体的内径且大于下腔体的内径,顶板通过螺纹固定在上腔体上;所述下腔体中设置有电源,上腔体中设置有温控器和遥控接收盒,温控器和遥控接收盒分别设置在竖隔板的两侧;所述电源通过电源线与遥控接收盒相连接,遥控接收盒通过电源线与温控器相连接,遥控接收盒通过电源线与发热结构相连接,且遥控接收盒还通过无线网络外接有远端控制器。 [n0011] 作为优选,所述横隔板、竖隔板和顶板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穿过电源线的通孔。 [n0012] 再进一步的,所述两根支撑杆均为空心钢管,在两根支撑杆的底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锥形的尖头,在两根支撑杆的外侧壁上端位置还分别设置有一个环形的固定槽,在两根支撑杆的相对面上还对称设置有固定片;所述两根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固定钢丝,该固定钢丝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支撑杆上的固定槽中。 [n0013] 更进一步的,所述两根槽钢的背侧分别设置有与两根支撑杆相匹配的固定片,两根槽钢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凹台,两根槽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凹台固定孔;所述凹台固定孔中设置有贯穿该凹台固定孔且伸入凹台中的固定螺栓,凹台上设置有与发热结构相匹配的凹槽,在凹槽中设置有向下贯穿该凹槽的穿线孔。 [n0014] 另外,所述发热结构由载流板和发热板组成。 [n0015] 作为优选,所述载流板为铜板,在载流板正面的左侧、右侧和下侧设置有一个U型卡槽,U型卡槽的左侧和右侧分别通过电源线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接;所述U型卡槽与发热板相匹配。 [n0016] 作为优选,所述发热板由PVC基板,剖面呈“U”型且夹持在PVC基板左右两侧的两个载流片,涂覆在PVC基板上侧面的石墨烯材料涂层,覆盖在石墨烯材料涂层上侧面的保温层,设置在PVC基板下侧面的隔热层,以及设置在PVC 基板上端的若干个挂钩组成;所述石墨烯材料涂层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载流片相接触,且该石墨烯材料涂层呈任意形状;所述挂钩的设置高度与固定钢丝相匹配;所述石墨烯材料涂层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温控器无线连接的温度传感器。 [n0017]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n0018]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外接箱,将各个外置设备集合为一体,能够有效的提高产品的便携性,降低了产品的携带与组装难度。 [n0019]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接箱上设置锥形头和推泥板,能够极大的降低外接箱的埋藏难度,使得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无需通过其他的挖掘工具进行挖掘操作,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效率。 [n0020] (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槽钢,能够有效的保护载流板左右两侧边缘以及发热板的载流片,进而保证在训练过程中载流板左右两侧边缘以及发热板的载流片不会被击毁而导致发热板断电,确保发热板在训练过程中能够进行持续发热。 [n0021] (4)本实用新型选用石墨烯材料涂层能够有效的降低发热所需消耗的电能,进而能够降低对电源的要求,使得产品能够利用体积更小的电源达到更高的温度,进一步降低了需要携带的部件的重量。 [n0022] (5)本实用新型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携带、使用的便捷性,降低了产品的能耗,更好的提高了产品的热征候,同时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稳固性。 [n002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n0024]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接箱的正视图。 [n0025]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接箱的剖视图。 [n0026]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和钢槽的正视图。 [n0027] 图5为本实用新型槽钢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n0028]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载流板的正视图。 [n0029]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发热板的正视图。 [n0030]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发热板的剖面结构图。 [n0031] 附图标记说明:1、外接箱;2、电源线;3、支撑杆;4、尖头;5、固定槽; 6、槽钢;7、固定钢丝;8、挂钩;9、固定片;10、发热结构;11、箱体;12、提手;13、锥形头;14、推泥板;15、固定螺栓;16、锥形头套筒;17、横隔板;18、竖隔板;19、顶板;20、凹台固定孔;21、凹台;22、载流板;23、U 型卡槽;24、发热板;25、载流片;26、保温层;27、石墨烯材料涂层;28、 PVC基板;29、隔热层。 [n0032]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n0033] 实施例 [n0034]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石墨烯材料的夜间训练靶标,包括外接箱1,两根支撑杆3,分别对称设置在两根支撑杆3上的两根槽钢6,以及设置在两根槽钢6 之间且通过电源线2与外接箱1相连接的发热结构组成。 [n0035] 如图2所示,所述外接箱1由呈圆柱形的空心箱体11,设置在空心箱体11 下端且直径小于该空心箱体11的凸台,通过锥形头套筒16固定在凸台上的锥形头13,以及倾斜设置在锥形头13外侧壁上的推泥板14组成;所述锥形头套筒16上设置有贯穿该锥形头套筒16后水平插入凸台中的固定螺栓15。 [n0036] 如图3所示,所述空心箱体11中设置有依次固为一体的横隔板17、竖隔板 18、顶板19以及提手12;所述竖隔板18竖直设置在横隔板17上侧中心且将横隔板17左右均分,顶板19设置在竖隔板18上端,提手12设置在顶板19上侧面。 [n0037] 所述空心箱体11中分别上下两个腔体,下腔体的内径小于上腔体的内劲,横隔板17的直径小于上腔体的内径且大于下腔体的内径,顶板19通过螺纹固定在上腔体上;所述下腔体中设置有电源,上腔体中设置有温控器和遥控接收盒,温控器和遥控接收盒分别设置在竖隔板18的两侧;所述电源通过电源线与遥控接收盒相连接,遥控接收盒通过电源线与温控器相连接,遥控接收盒通过电源线与发热结构相连接,且遥控接收盒还通过无线网络外接有远端控制器。 [n0038] 所述横隔板17、竖隔板18和顶板19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穿过电源线2的通孔。 [n0039] 因为在实际使用时外接箱需要埋于地面,故而将外接箱设置成圆柱形,并在其下部设置锥形头,为了降低外接箱的埋藏难度,在锥形头外侧设置推泥板。 [n0040] 在组装时,先将电源设置于下腔体中,并将遥控接收盒和温控器分别放置在横隔板上侧,将与电源相连接的电源线穿过横隔板上的通孔与遥控接收盒相连接,同时将与遥控接收盒相连接的电源线穿过竖隔板上的通孔与温控器相连接,最后将横隔板放入空心箱体内,通过螺纹将顶板固定在空心箱体上。 [n0041] 在使用时,将锥形头对准地面,向下压下提手,并双手握住提手进行旋转,以使得推泥板将泥土想两边推出,直至顶面与地面平齐为止。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使用效果,可以通过在锥形头内部填充泥土的方式提高产品的自重,进而降低了在使用时需要向下的压力。在使用完毕后,仅需握住提手向上拉动即可将其拔出地面。 [n0042]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更好的使用产品,将顶面拧紧的旋转方向需要与推泥板的设置方向相配合,保证锥形头向下旋转的方向与顶面拧紧的方向相同才能对产品进行正常的使用。 [n0043] 如图4所示,所述两根支撑杆3均为空心钢管,在两根支撑杆3的底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锥形的尖头4,在两根支撑杆3的外侧壁上端位置还分别设置有一个环形的固定槽5,在两根支撑杆3的相对面上还对称设置有固定片9;所述两根支撑杆3之间设置有固定钢丝7,该固定钢丝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支撑杆 3上的固定槽5中。 [n0044] 如图5所示,所述两根槽钢6的背侧分别设置有与两根支撑杆3相匹配的固定片9,两根槽钢6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凹台21,两根槽钢6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凹台固定孔20;所述凹台固定孔20中设置有贯穿该凹台固定孔 20且伸入凹台21中的固定螺栓,凹台21上设置有与发热结构相匹配的凹槽,在凹槽中设置有向下贯穿该凹槽的穿线孔。 [n0045] 槽钢为现有技术,其结构在此便不进行赘述。在本申请中,槽钢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载流板左右两侧边缘以及发热板的载流片,进而保证在训练过程中载流板左右两侧边缘以及发热板的载流片不会被击毁而导致发热板断电,确保发热板在训练过程中能够进行持续发热。 [n0046] 穿线孔的作用是供电源线穿过,以便于电源线能够有效的与载流板相连接。 [n0047] 另外,所述发热结构由载流板22和发热板24组成。 [n0048] 如图6所示,所述载流板22为铜板,在载流板22正面的左侧、右侧和下侧设置有一个U型卡槽23,U型卡槽23的左侧和右侧分别通过电源线2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接;所述U型卡槽23与发热板24相匹配。 [n0049] 在设置时,需要保证U型卡槽左右两侧的间距与发热板相匹配,进而保证了发热板在插入U型卡槽中时两个载流片能够与U型卡槽的左右两侧紧密接触,确保电流的畅通。 [n0050] 如图7、8所示,所述发热板24由PVC基板28,剖面呈“U”型且夹持在 PVC基板28左右两侧的两个载流片25,涂覆在PVC基板28上侧面的石墨烯材料涂层27,覆盖在石墨烯材料涂层27上侧面的保温层26,设置在PVC基板28 下侧面的隔热层29,以及设置在PVC基板28上端的若干个挂钩8组成;所述石墨烯材料涂层27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载流片25相接触,且该石墨烯材料涂层27呈任意形状;所述挂钩8的设置高度与固定钢丝7相匹配;所述石墨烯材料涂层27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温控器无线连接的温度传感器。 [n0051] PVC基板的重量轻,同时具有良好的隔热和绝缘能力。在PVC基板上端设置挂钩能够确保PVC基板在固定后不会因其自重而发生变形,提高了其设置的稳定性。在PVC基板的下侧面设置隔热层能够有效的隔离PVC基板与载流板的接触,进一步降低了温度的损失。在石墨烯材料涂层上设置温度传感器的目的是实时掌控其发热温度,以便于相关人员根据需求进行温度的调节,而设置温度传感器的数量应当根据石墨烯材料涂层的面积决定,以避免在训练过程中某个温度传感器被击毁后无法对温度参数进行调节。石墨烯材料涂层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载流片相接触,进而保证了电流能够有效的通过石墨烯材料涂层使其发热。另外,选用石墨烯材料涂层能够有效的降低发热所需消耗的电能,进而能够降低对电源的要求,使得产品能够利用体积更小的电源达到更高的温度,进一步降低了需要携带的部件的重量,该石墨烯材料涂层即常规的石墨烯发热涂层,为现有技术,可以直接进行购买,无需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便可以完成其设置与使用,在此便不进行赘述。在石墨烯材料涂层上侧面设置保温层的目的是降低热量的散发,该保温层可以选用棉花、麻布、保温涂覆材料等常规材料。 [n0052] 如上所述,便可很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基于石墨烯材料的夜间训练靶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接箱(1),两根支撑杆(3),分别对称设置在两根支撑杆(3)上的两根槽钢(6),以及设置在两根槽钢(6)之间且通过电源线(2)与外接箱(1)相连接的发热结构组成。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石墨烯材料的夜间训练靶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箱(1)由呈圆柱形的空心箱体(11),设置在空心箱体(11)下端且直径小于该空心箱体(11)的凸台,通过锥形头套筒(16)固定在凸台上的锥形头(13),以及倾斜设置在锥形头(13)外侧壁上的推泥板(14)组成;所述锥形头套筒(16)上设置有贯穿该锥形头套筒(16)后水平插入凸台中的固定螺栓(15)。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石墨烯材料的夜间训练靶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箱体(11)中设置有依次固为一体的横隔板(17)、竖隔板(18)、顶板(19)以及提手(12);所述竖隔板(18)竖直设置在横隔板(17)上侧中心且将横隔板(17)左右均分,顶板(19)设置在竖隔板(18)上端,提手(12)设置在顶板(19)上侧面。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石墨烯材料的夜间训练靶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箱体(11)中分别上下两个腔体,下腔体的内径小于上腔体的内劲,横隔板(17)的直径小于上腔体的内径且大于下腔体的内径,顶板(19)通过螺纹固定在上腔体上;所述下腔体中设置有电源,上腔体中设置有温控器和遥控接收盒,温控器和遥控接收盒分别设置在竖隔板(18)的两侧;所述电源通过电源线与遥控接收盒相连接,遥控接收盒通过电源线与温控器相连接,遥控接收盒通过电源线与发热结构相连接,且遥控接收盒还通过无线网络外接有远端控制器。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石墨烯材料的夜间训练靶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隔板(17)、竖隔板(18)和顶板(19)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穿过电源线(2)的通孔。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石墨烯材料的夜间训练靶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支撑杆(3)均为空心钢管,在两根支撑杆(3)的底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锥形的尖头(4),在两根支撑杆(3)的外侧壁上端位置还分别设置有一个环形的固定槽(5),在两根支撑杆(3)的相对面上还对称设置有固定片(9);所述两根支撑杆(3)之间设置有固定钢丝(7),该固定钢丝(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支撑杆(3)上的固定槽(5)中。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石墨烯材料的夜间训练靶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槽钢(6)的背侧分别设置有与两根支撑杆(3)相匹配的固定片(9),两根槽钢(6)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凹台(21),两根槽钢(6)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凹台固定孔(20);所述凹台固定孔(20)中设置有贯穿该凹台固定孔(20)且伸入凹台(21)中的固定螺栓,凹台(21)上设置有与发热结构相匹配的凹槽,在凹槽中设置有向下贯穿该凹槽的穿线孔。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石墨烯材料的夜间训练靶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结构由载流板(22)和发热板(24)组成。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石墨烯材料的夜间训练靶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流板(22)为铜板,在载流板(22)正面的左侧、右侧和下侧设置有一个U型卡槽(23),U型卡槽(23)的左侧和右侧分别通过电源线(2)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接;所述U型卡槽(23)与发热板(24)相匹配。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石墨烯材料的夜间训练靶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板(24)由PVC基板(28),剖面呈“U”型且夹持在PVC基板(28)左右两侧的两个载流片(25),涂覆在PVC基板(28)上侧面的石墨烯材料涂层(27),覆盖在石墨烯材料涂层(27)上侧面的保温层(26),设置在PVC基板(28)下侧面的隔热层(29),以及设置在PVC基板(28)上端的若干个挂钩(8)组成;所述石墨烯材料涂层(27)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载流片(25)相接触,且该石墨烯材料涂层(27)呈任意形状;所述挂钩(8)的设置高度与固定钢丝(7)相匹配;所述石墨烯材料涂层(27)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温控器无线连接的温度传感器。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3994280A|2014-08-20|一种用于管道或类似部件固定的管夹装置 CN214333540U|2021-10-01|一种基于石墨烯材料的夜间训练靶标 CN106711875A|2017-05-24|新型电力电缆支架 CN207092081U|2018-03-13|一种可调节高度建筑桩 CN102312077A|2012-01-11|一种带钢热处理炉炉内耐火材料固定装置及方法 CN207251148U|2018-04-17|一种10kv架空线路绝缘撑杆 CN106025963B|2017-07-18|防渗漏的10kV配电室用架空引入线组合固定装置 CN207426625U|2018-05-29|一种移动式多角度电缆伸缩挂架 CN210985420U|2020-07-10|一种用于快速固定开关柜的安装架结构 CN205815756U|2016-12-21|一种坡地野外实验操作平台 CN205084349U|2016-03-16|一种太阳能网球架 CN206685862U|2017-11-28|一种用于隧道施工照明的移动支架装置 CN206758975U|2017-12-15|线槽 CN205677198U|2016-11-09|一种钢制地暖地热模块 CN212568010U|2021-02-19|一种建筑工程监理用的取样装置 CN207836314U|2018-09-11|一种温室大棚钢结构顶梁安装结构 CN207741711U|2018-08-17|红外线模板垂直度检测装置 CN207966718U|2018-10-12|一种配电变压器装置 CN207727162U|2018-08-14|一种大型预焙阳极电解槽 CN206609699U|2017-11-03|一种微波消解设备的加热结构 CN214620084U|2021-11-05|一种空气能热水器安装支架 CN110905187B|2021-10-01|一种变电站主体建设用模板结构 CN205354431U|2016-06-29|中央空调实训设备的台架结构 CN207143214U|2018-03-27|一种细胞培养瓶专用放置支架 CN210243642U|2020-04-03|一种便携式免维护的微量溶氧仪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124212.0U|CN214333540U|2020-12-22|2020-12-22|一种基于石墨烯材料的夜间训练靶标|CN202023124212.0U| CN214333540U|2020-12-22|2020-12-22|一种基于石墨烯材料的夜间训练靶标|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